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百客网 - 百科网 (https://www.baikewang.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人工智能 给科研注入智慧动能

发布时间:2022-10-21 10:30:43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

  诸多学科中,生命科学研究与人工智能融合较为紧密,其中一个热门方向是预测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具有三维结构,它的一级结构(序列)由多个氨基酸串联而成。三维结构决定了

  诸多学科中,生命科学研究与人工智能融合较为紧密,其中一个热门方向是预测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具有三维结构,它的一级结构(序列)由多个氨基酸串联而成。三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功能,许多疾病都是因体内重要的蛋白质结构异常而起。因此,绘制出人体内重要蛋白质的“三维地图”,才能据此找到药物作用于人体的靶点,从而研制出精准有效的新药。
 
  传统上,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X射线、核磁共振等方法观测蛋白质三维结构,但这一过程耗时费力且花销不菲。“以冷冻电镜为例,布置一个观测平台耗资数千万元,科研人员还要用很长时间才能绘制出蛋白质结构。”百度飞桨螺旋桨生物计算平台负责人何径舟表示。
 
  由于难度高、实验周期长、成本高,通过传统方法观测到的蛋白质三维结构,至今数量非常有限。相比之下,氨基酸测序容易得多。为什么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来预测蛋白质的结构?早在1972年,美国生化学家克里斯蒂安·安芬森曾在诺贝尔奖的获奖感言中提出这一设想。
 
  今年初,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运行的一个蛋白质预测模型,帮助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所团队成功解析PGS1调控种子发育影响产量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高产高质小麦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表示,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很难高效做出这一突破性成果。
 
  科研人员还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疫苗设计中。比如,相比于蛋白疫苗、DNA疫苗等,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具有大规模生产快、抗感染性好等优势,但稳定性和免疫原性相对较差。补上这些短板,科研人员一直希望通过优化mRNA疫苗序列设计,使其更稳定,免疫原性更强。更高效、成本更低,人工智能的介入有望为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
 
  精准治疗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舞台。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理论上,人工智能可以解码人体免疫系统,更精准地探寻到一些疾病的复杂免疫规律,从而帮助人们理解疾病,更高效率、更有针对性地开发治疗药物和方法。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带来的人体数据、新药研发积累的知识增加,加上机器学习算法不断迭代,业内专家认为,在生命科学领域,人工智能前景广阔。一些科研人员甚至设想依靠强大的生物计算引擎,利用大量的生物数据,构建统一的知识图谱,以此推动对生命健康的认识。

(编辑:百客网 - 百科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