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百客网 - 百科网 (https://www.baikewang.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榕树下”如何开启一个网文时代 又如何走向没落?

发布时间:2017-09-02 22:14:47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好奇心日报
导读:企业怎么做品牌推广 七夕来了好推有礼! (原标题:榕树下如何开启一个网文时代,又如何走向没落?)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榕树下满足了文艺青年们的需求。但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急躁,也承担了开荒者需要承担的成本。 所谓网络文学,最初只是在网上发布,

  此时的榕树下,从公司经营的层面上来看,已经变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烧钱机器。“我当时决定一年扔 100 万来做这个事情,但实际上每个月就要花到 100 万。”朱威廉算了一笔账,包括人工、房租、水电、带宽等固定成本每年就要 1000 多万,而这仅仅是维持公司运营所需的资金,“还有更多需要花钱的地方。”

  以现在的眼光,一年时间从无到有,变成一家 200 多人的公司可能并不算快。但在 2000 年前后,对于一家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市场上融资渠道也并不充裕的公司来说,这样的扩张速度无异于自杀。

  朱威廉觉得可以将榕树下的发展进程看成是一辆车,一旦车轮开始转起来了,就没有停下的可能性,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在招聘了第一批七八个人的编辑团队以后,榕树下可以刹车——以朱威廉的个人财力来说,维持这样一个网站的运行并不成问题。

  一部分原因被朱威廉归结到了他的个性之上。“(如果榕树下)永远是七八人的开支,那对我来说太轻松了。但既然已经选择发展了,那就往最大的空间和最大格局去发展。要么不做,要么就是做到最好。小心翼翼不符合我本人的性格。”

  另一方面,朱威廉也会强调来自于别人的期望。“随着加入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肯定不希望只守着这棵树,希望能有更大的发展。”当然,朱威廉补充道,“最终所有的事情都是我敲定的,榕树下要作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必须要公众化。这还是我的一个终极目标。”

  目标远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显然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榕树下的开支尤以大手大脚出名。朱威廉回忆,当时北京的办公楼在嘉里中心,广州重庆则位于大都会,“都是五星级的办公楼”。而在一些报道中,没有盈利的榕树下时期,低于 5000 元的单子朱威廉懒得签字。倚仗着此前出售广告公司带来的收入,朱威廉似乎并不介意花钱这件事情。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尽管在 2001 年的一篇公开报道中,朱威廉声称每个月的收入达到 400 万人民币,但实际上,朱威廉告诉《好奇心日报》,当时榕树下一个月的收入可能就是几万、十来万的水平。“联合出版、纸质出版、电台合作、品牌合作……各种我们能尝试过的商业化手段我们都尝试过了,就是不赚钱。”

  当时榕树下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仍然是出版。通过与榕树下作者签约,并支付稿酬的形式,榕树下获得了相关的版权,然后再和传统出版社进行合作,从而获得出版方面的收入。但是平均下来一本书仅能够为榕树下带来几万元的收入。

  

“榕树下”如何开启一个网文时代又如何走向没落

 

  《告别薇安》 图片来自:豆瓣

  尽管在当时通过榕树下走出了一大批网络文学作者,但他们大部分人的影响力也都局限于网络,当他们面临纸质出版的考验的时候,通常销量也都并不出色。部分原因在于当时能够有机会上网的人并不多,因此网络上的大事件放在整个大环境当中也许算不得什么大事。而以榕树下代表的这类网络文学,相比起现在流行的总裁文、玄幻文,对于读者仍然提出了不低的阅读门槛要求。“一般性的文学,中国人阅读的还是太少了,这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国家。”朱威廉感叹。

  另一件让朱威廉耿耿于怀的事情则是支付方式的落后。当时,榕树下要为作者支付稿酬,还需要会计前去邮局,花上一整天时间,一张一张地填写汇款单。

  榕树下曾试图推出电子书,并定价一元到两元。朱威廉认为,就是因为没有支付方式,所以阻碍了电子书的推广。他相信,如果当时支付方式能跟上,那么每年收入可以达到千万级别。“榕树下早就一统江湖了,哪还会有后来的事情。”

  事实上,朱威廉畅想的小额支付要到 2003 年左右才能够实现,先是网银、手机充值,再是点卡、虚拟货币,直到今天的微信和支付宝。榕树下的电子书做得早了。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朱威廉曾经尝试过融资。但在当时,国内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充裕的资金来形成一个可以寻求融资的一级市场。尽管一些美元 VC 都对榕树下表现出了兴趣,但是榕树下缺少盈利模式也让他们心存顾虑。

  “这里面是没有赚钱模式的。很多人来跟我说,你当时应该去做个拍卖网站,像 EBay 一样的。”朱威廉回忆道,“很多 VC 都把我们的模式概括为 Online Literature(网络文学),但是 Literature (文学)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 monetize (变现)的。”

  而且出版也是中国一个很敏感的行业——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图书、报纸、期刊的编辑、出版业务,以及网络出版服务都在禁止外商投资产业列表当中——这也影响到了榕树下当时与一些有投资意向的集团或者基金的接触。

  “先行者要付出代价。”朱威廉用这句话来总结榕树下的全部商业化尝试,“这可能就是榕树下的命运吧。”

  四

  面对榕树下资金链随时都有可能断裂的危险,朱威廉说他确实有些焦虑,但也并没有那么焦虑,因为从一开始他就为榕树下找好了一条退路,榕树下的退路,也是他自己的退路。“我个人的资金是可以支撑,但会很累,会影响到我的其他公司。”

  这种心态少了几分创业人的血勇,看上去也颇有几分及时套现离场的精明算计。但朱威廉也有他自己的解释。“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不能因为我自己的财力有限,或者是发展受到局限,拖累了整个榕树下。我不能接受榕树下倒了,这么多人的文章都不存在了,这是我最大的担心。我不能承担这样的风险。”

(编辑:百客网 - 百科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